善用網上資源 電子教學框架 更臻成熟
教育資訊 教育專業 教案分享 教育傳媒 電子教學、 優秀教師選舉 提升學與教效能 線上工具推動學生書寫 電子出版 鼓勵學生寫作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盧嘉棋老師在一次電子教學的公開課後,受到校長鼓勵而參加優秀教師選舉,並奪得 2018 年優秀教師獎,從而在教學上更添信心。她採用如 Google Map 或Google Document 等唾手可得的網上資源來輔助教學,並認為只要使用得當,學生自然能得到良好的學習效果。這一年多以來盧老師致力建立電子教學框架,讓學生適應其中,從而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一切由 Google Map 開始
2018 年年初,當時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盧嘉棋老師做了一次公開課,校長和同事都認為課堂設計很好,於是盧老師整理教材後並加入新元素,便將教案提交到教聯參加比賽,勇奪優秀教師獎。該次主題是關於香港旅遊景點,因為學校位處天水圍,加上不少學生是新移民或跨境生,所以部份學生未必熟悉香港。當時盧老師設計了一些活動,利用網上資源,希望小朋友可以學到更多關於香港的生字外,更容易掌握香港地理及相關名勝,多認識香港。
盧老師說︰「當時我主要利用 Google Map,再配合適合學生程度的教材,告訴他們學校、家中的地理位置,以及在地圖上標示名勝的位置,讓學生掌握初步概念。再結合這些名勝地方,構思可以實行的活動,例如山頂可以乘搭纜車和參觀蠟像館、海洋公園可以看到不同動物等等,加深學生的記憶,學生在課堂上表現亦十分投入。我會在假期時走訪這些名勝,拍些片段回校播放,讓同學仔猜猜我曾到訪過哪些名勝。」
多種線上工具 推動學生書寫
盧老師是校內推動電子教學的主要成員,由於她本身教英文科,所以當推行電子教學時,以英文科先試先行。經過兩年試驗後,電子教學上有更多元、更成熟的發展,並已完成高小的電子學習課程框架。盧老師指,課前、課中、課後都會用到電子學習的資源︰「學生可以於 Padlet 上做預習,例如搜集資料、將已認識的詞語做分類、與同學於網上討論等等。老師會在課後準備相關生字於 Quizlet 內,讓學生做聽讀、玩遊戲,並可以做默書練習,培養自學習慣。」

中 大 邀 請 盧 老 師 參 與「From Reading To Writing」計劃,以讀帶寫,在計劃中更善用電子資源協助學生。盧老師發現頗多學生不喜歡於作文內做改正,因為會畫得太花太亂,所以盧老師提議學生以Google Document 協助學生作文。她說︰「雖然在成人眼中,Google Document 是很普通的一種工具,但小朋友未接觸過,真的未必懂得使用。由打字開始,再學習如何使用線上工具如串字檢查、文法檢查、查看字數、同義詞字典等,可以在修改上更清晰外,又可以做小組寫作,提高組內每位同學參與度。」
電子出版鼓勵寫作提升個人自信
寫作最後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出版。昔日的出版主要以印刷為主,現在則可以用 BookCreator幫助學生自行製作電子故事書。當學生完成電子書後,發現其他同學會看他的作品,自然十分有成功感。盧老師說︰「BookCreator 另外有一個功能就是讀書,將學生的作品朗讀出來,有學生發現,在製作時聽到BookCreator 朗讀自己的作品時,才知道自己哪裡有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功能。」盧老師因而發掘到學生寫作的興趣,因為有不少學生完成作品後,主動問可否自行再多寫幾本電子書。盧老師說︰「真正啟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我感到十分欣慰。即使計劃已經完成,由於教學效果非常理想,所以中大仍有找我繼續做分享。」多分享、多進步,推動教學專業,自然能達致教學相長。